Category Archives: Chamber

Evgeny Kissin, Itzhak Perlman & Mischa Maisky

At Carnegie Hall

  • SCHUBERT Piano Trio in B-flat Major, D. 898
  • TCHAIKOVSKY Piano Trio in A Minor, Op. 50
  • MENDELSSOHN Piano Trio in D minor, Op. 49: Andante con moto tranquillo (encore)

帕尔曼和梅斯基都是第一次听,算是签到。今天坐得太远,参与感不强。然而三件乐器的均衡显示出组合的功力。尤其是,吉辛如此杰出,两把提琴还能和他拉得旗鼓相当,着实了不起。

安可是在 First Tier 外面听的。门德尔松三重奏的乐章。我觉得,这安可是今天最好的一段。我人在墙后面并不觉得被隔离,反而听到了音乐伟大的秘密。

Arcanto Quartet

At Carnegie Hall (Zankel)

  • PURCELL Fantasy No. 7 in C Minor, Z. 738
  • PURCELL Fantasy No. 11 in G Major, Z. 742
  • PURCELL Fantasy No. 12 in D Minor, Z. 743
  • BRITTEN String Quartet No. 3, Op. 94
  • BEETHOVEN String Quartet in C Major, Op. 59, No. 3 “Razumovsky”
    · Antje Weithaas, violin
    · Daniel Sepec, violin
    · Tabea Zimmermann, viola
    · Jean-Guihen Queyras, cello

在办公室工作着,离演出开始还有 20 分钟的时候很冲动地想去。一路小跑到地铁站。正好有车。到联合广场正好有快车。到 57 街买好票坐好之后还可以休息三分钟缓一缓。

自然是冲着拉祖莫夫斯基来的。隔一天能听到两首这真是纽约的福利。普赛尔和布里顿我也还算感兴趣;虽然之前没听过。这个组合也没有研究过,来了之后才发现大提琴是 Jean-Guihen Queyras,之前听过他激情四射的海顿协奏曲,再一次——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

普赛尔的幻想曲的确是充满幻想风格的,不过这个现代组合来演奏巴洛克感觉并不是十分对。至于布里顿的遗作,听来颇有可以玩味之处,不过我还未喜欢上这部作品,以后熟悉起来再说吧。

下半场的贝多芬出现了两起事故导致演出中断。第一乐章快要结束的时候,引坐员的对讲机响起,出现了三秒钟的躁动;旋即场内开始传来颇为响亮的仿佛是助听器产生的高频噪音。音乐家们又演奏了半页谱之后发现噪声不减,二提受不了了于是愤然离场,场面相当尴尬。这个时候噪音消失了,演出从中断处继续。二提返回舞台时的掌声是我先给的。

即使是出了这样的一个岔子,这个拉祖我依然听得全身发麻。慢乐章大提琴的拨弦直击我灵魂深处,那神秘而忧郁的旋律仿佛是我当下的恋情;而疾风迅雷一般的末乐章是否暗示终究会有拨云见日的一刻?

Michelangelo Quartet

At Carnegie Hall (Weill)

  • HAYDN String Quartet in G Major, Op. 77, No. 1
  • SHOSTAKOVICH String Quartet No. 3 in F Major
  • BEETHOVEN String Quartet in E Minor, Op. 59, No. 2 “Razumovsky”
    · Mihaela Martin, violin
    · Daniel Austrich, violin
    · Nobuko Imai, viola
    · Frans Helmerson, cello

今天早上开会到百无聊赖,于是刷卡内基发现有这一场,而且竟然还有第一排正中间的票,于是就奔过来了。

在正式演出开始之前,全体观众遵照音乐家的提议为巴黎枪击案死难者默哀。

海顿的这一首我并不太喜欢。老肖则是我一直喜欢不起来的调调。我确定不是演奏的问题——实际上,演奏是如此地正,我几乎忘记演奏家的存在。反正拉祖莫夫斯基是一定值回票价的;事实也是如此:凌厉酣畅。坐在第一排正中的感觉无比真实(离开康奈尔之后就没有坐在演奏家旁边听过室内乐了),连演奏家的手指从琴弦上移开发出的噪音都能听到;肖斯塔科维奇的轰炸之后感觉耳朵发麻。我以后漂泊的时候大概就只能靠室内乐寄放灵魂了。

刚刚整理的时候才发现中提琴原来就是今井信子;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

Chamber Music Society

At Alice Tully Hall

  • LIEBERMANN String Quartet No. 5, Op. 126 (2014)
  • MOZART Quintet in E-flat major for Two Violins, Two Violas, and Cello, K. 614 (1791)
  • TCHAIKOVSKY Sextet for Two Violins, Two Violas, and Two Cellos, Op. 70 “Souvenir de Florence” (1890; rev. 1891-92)
    · Emerson String Quartet
    ·· Eugene Drucker, violin
    ·· Philip Setzer, violin
    ·· Lawrence Dutton, viola
    ·· Paul Watkins, cello
    · Paul Neubauer, viola
    · Colin Carr, cello

节目是莫扎特和柴可夫斯基,本场又是 CMS 音乐季谢幕演出,加上我一直想给爱默生第二次机会(上次相当没意思),没有理由不看。

一开始的 Liebermann(这是写过 Gargoyles 的那个家伙)基本上就 food coma 睡过去了。依稀听到一些还算有趣的段落,不过既然没好好听就不乱说了。

到莫扎特的时候完全就醒了。第一乐章 Drucker 的 E 弦没调准,而那根弦上的音乐又特别多,简直不堪入耳,有如灾难。第二乐章 Drucker 调好了之后,(似乎是)Setzer 出了个大错音。在那之后就没出状况了,演得还算精彩,可惜爱默生大约是和这个作品气场不合,未得其神。

柴可夫斯基在我这里失宠已经很久了,然而这绵密热情的《佛罗伦萨的回忆》可以称得上例外:音乐多的仿佛要漫溢,听不过来。这首是 2012 年录过 CD 的,今天的阵容除了 Watkins 替换掉 Finckel 以外无差别。爱默生凌厉火爆的风格非常适合这部热情烂熳的作品,以至于我很难想像别的乐团能够把第一乐章激越的第一主题演得一样好。整个作品的演绎也堪称典范。

在演五重奏和六重奏的时候,音乐家们的阵型终于对称起来。这好像还是多年以前听莫扎特嬉游曲以来的第一次。至少是给了我一些奇妙感觉……

这套节目明天将在芝加哥再次演出;2831 号 CMS 会到北京和上海,是一套不同的节目,Finckel 会参加。当地的朋友们可以留意一下。

Richard Goode and Friends

At Carnegie Hall (Zankel)

  • DEBUSSY Six épigraphes antiques
  • DEBUSSY Cello Sonata in D Minor
  • FAURÉ Violin Sonata No. 2 in E Minor, Op. 108: Andante
  • RAVEL La valse
  • FAURÉ Nocturne in D-flat Major, Op. 63
  • FAURÉ Piano Quartet No. 2 in G Minor
    · Ieva Jokubaviciute, piano
    · Itamar Zorman, violin
    · Kyle Armbrust, viola
    · Brook Speltz, cello

很不幸,音乐会在困倦中度过,只集中精力听了德彪西的大提琴奏鸣曲和拉威尔的《圆舞曲》。它们是很棒的。时差倒过来之前只看 matinee 了。

Juilliard String Quartet

At Alice Tully Hall

  • HAYDN String Quartet in G Major, Op. 33, No. 5
  • RAN String Quartet No. 2 “Vistas”
  • BEETHOVEN String Quartet in F Major, Op. 135
    ·· Joseph Lin, violin I
    ·· Ronald Copes, violin II
    ·· Roger Tapping, viola
    ·· Joel Krosnick, cello

来纽约三年有半,我对于之前无法现场听到的乐队和舞台演出贪多务得,忽略了室内乐。回想起来目前看了不到十场四重奏,能记起名字的有 Emerson、Takács、Artemis、Hagen 和 Pacifica 几家。今天晚上是最好的——也不完全是演出的缘故,今天我坐到了看台前排正中。这种级别的室内乐团在 Alice Tully 这个不算大的场地里演出竟然有这样的空位,你不能不惊叹纽约人的任性。

不过今天不是我第一次听 JSQ:我已经在康奈尔的 08/09 Concert Series 里听过了。当时的节目里似乎也有海顿、肯定有贝多芬。第一小提琴还不是林以信,现在还无法确定是 Joel Smirnoff 还是 Nick Eanet。至于对那场音乐会的印象,除了总体感觉正面(当然也有第一次听这种级别的名团的激动),已经没有更多1。今天也不是我第一次听林以信:2009 年 2 月 20 日,在康奈尔音乐系的莫扎特生日音乐会上,他参加演奏了降 E 大调嬉游曲 K.563——我当时就爱上了这部 50 分钟的室内乐巨作,而那场音乐会也成了我一生难忘的演出。当我知道 JSQ 吸收了林以信并且要在今天开音乐会,我是十分兴奋和期待的。

开场的海顿是弦乐四重奏文献早期以第一小提琴为主导的作品。林以信确实领导了海顿的这首四重奏。他们的演奏在视觉上不说你也会觉得很有意思,一个亚裔青年和三个平均大概超过 60 岁的白人……林以信虽然斯文,但台风外向,拉琴姿态舒展(悦目),和另外三个保守的老人形成了反差。他的技巧一流,快速游走在 E 弦上的时候观众也无需担心音准;然而他的音乐是内敛的,轻易和其他成员融为一体;今天的音乐会证明 JSQ 吸纳林以信是独具慧眼、大胆正确的决定。

第二个节目是 Ran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苏文化交流时为一个苏联团写的委约作品。作曲家使用了艰深的复调技巧,也要求演奏家们动用毕生的技艺。作品有大气象,第三乐章是可爱的欢乐时光。这里,四把琴都有了充分展示的机会;JSQ 的演出令人信服。作曲家本人也来到了现场,她肯定了乐团的演奏,也收获了观众的掌声。

如果没有最后的贝多芬,那么今天这场音乐会算不算“最好”还很难说。如果说贝多芬在这部作品里的每一个音符都有它的意图,那么 JSQ 的演奏的每一个音符都阐发了它的意图。那种千锤百炼之后充满自信的演奏,套用贝多芬的提示,“非如此不可!”这都还不够“最好”;直到第三乐章响起的时候,我被合上了双眼,飘荡在音乐中。不是被感动,而像是着了魔一般,说不出是什么感觉;如果非要勉强,大概这可以叫做幸福。而这个乐章的演出,也可以算是一个,小小的,奇迹。


1. 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开这个博客,为什么在 WordPress 丢了本篇的草稿之后还要重写的原因——为了留着往昔的回忆;它们以后将变成幸福。同时也是为了避免记忆错误的尴尬,我将在本月中补录我在 2015 年以前观看的演出。

Emerson String Quartet & Yefim Bronfman

At Carnegie Hall

  • BEETHOVEN String Quartet in F Minor, Op. 95, “Serioso”
  • PURCELL Chaconne in G Minor (arr.: Britten)
  • BRITTEN String Quartet No. 2 in C Major
  • SCHUMANN Piano Quintet in E-flat Major
    · Emerson String Quartet
    ·· Eugene Drucker, violin
    ·· Philip Setzer, violin
    ·· Lawrence Dutton, viola
    ·· Paul Watkins, cello

今天的演奏会比较无感。下半的舒曼尤其无趣,且不说我试了这么久也没喜欢上这部作品,Bronfman 的琴首先就听不清楚;重奏也是一般般。要不是加演的勃拉姆斯五重奏(同样不属于我最爱的作品之列)慢乐章还不错,我简直就要说下半最好的是翻谱妹子了。

上半的严肃小调倒是比我预想的有意思(我不喜欢开场的和弦,却忘记了后面的许多精彩),普契尔的恰空很美,布里顿的第二号的有些效果我简直就要激赏了。但这只是作品,演出没有 CD 上的精确而火爆。是我今天感冒耳朵不在状态,还是被这一阵的超一流音乐会惯坏……还是我钟爱的团终于老了?

2015 年 6 月补录。

Ensemble ACJW

At Paul Recital Hall

  • BARTÓK String Quartet No. 2, Op. 17 (1914–1917)
    ·· Clara Lyon, violin
    ·· Michelle Ross, violin
    ·· John Stulz, viola
    ·· Alice Yoo, cello
  • HINDEMITH Kammermusik No. 1, Op. 24 (1922)
    ·· Grace Park, violin
    ·· Clara Lyon, violin
    ·· John Stulz, viola
    ·· Hannah Collins, cello
    ·· Tony Flynt, bass
    ·· Catherine Gregory, flute
    ·· Liam Burke, clarinet
    ·· Nanci Belmont, bassoon
    ·· Thomas Bergeron, trumpet
    ·· Will Holshouser (guest), accordion
  • BRAHMS Clarinet Quintet in B Minor, Op. 115 (1891)
    ·· Liam Burke, clarinet
    ·· Michelle Ross, violin
    ·· Grace Park, violin
    ·· Megan Griffin, viola
    ·· Hannah Collins, cello

ACJW 又是惊喜,巴托克竟然入耳起来,而亨德米特在 12 人小乐队的演绎下竟然也有大动静。然而最动人的还是勃拉姆斯,三十多分钟里,多少次如遭电击,多少次几欲涕下……也许是没有办法好起来了。

2015 年 6 月补录。

Ensemble ACJW

At Trinity Church

  • BACH A Musical Offering, BWV 1079: Sonata sopra il Soggetto Reale
    ·· Catherine Gregory, flute
    ·· Clara Lyon, violin
    ·· Hannah Collins, cello
    ·· Tyler Wottrich, harpsichord
  • LIGETI Ten Pieces for Wind Quintet (1968)
    ·· Catherine Gregory, flute
    ·· Stuart Breczinski, oboe
    ·· Liam Burke, clarinet
    ·· Nanci Belmont, bassoon
    ·· Laura Weiner, horn
  • SCHÖNBERG Verklärte Nacht, Op. 4 (1899)
    ·· Grace Park, violin
    ·· Clara Lyon, violin
    ·· John Stulz, viola
    ·· Megan Griffin, viola
    ·· Alice Yoo, cello
    ·· Hannah Collins, cello

2015 年 3 月补录。

Artemis Quartet

At Carnegie Hall (Zankel)

  • BRAHMS String Quartet in C Minor, Op. 51, No. 1
  • GYÖRGY KURTÁG Officium breve in memoriam Andreae Szervánszky
  • BEETHOVEN String Quartet in C-sharp Minor, Op. 131
  • BACH Prelude and Fugue in E Minor from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BWV 879 (encore)
    · Artemis Quartet
    ·· Vineta Sareika, violin
    ·· Gregor Sigl, violin
    ·· Friedemann Weigle, viola
    ·· Eckart Runge, cello

没料到 Artemis 又换人了。签售的时候第一小提琴和唱片上的已经不一样了……

对 Kurtág 竟然又少许感觉,尽是悲叹和痛苦,没有(如 Runge 说的那样)希望。

两个主流作品演奏都还不错,但还是冷峻了些,没有放开,尤其是晚期贝多芬。贝多芬倒数第二个乐章结束有观众鼓掌,把我也捎进去了,真是对不住那些和贝圣晚期四重奏日日相伴的时光。

2015 年 6 月补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