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CH French Suite No. 6 in E Major, BWV 817
- HAYDN Sonata in A-flat Major, Hob. XVI: 46
-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 26 in E-flat Major, Op. 81a, “Les Adieux”
- FRANCK Prelude, Chorale and Fugue, Op. 21
- CHOPIN Scherzo No. 1
- CHOPIN Trois Nocturnes, op. 15: no. 1 in F major (encore)
- SCHUMANN Fantasiestücke, op. 12: 7. Traumeswirren (encore)
12 年底本来就可以看到他,但因为飓风 Sandy 的缘故,音乐会改到了 Avery Fisher Hall,而我困在了 Jersey,终于退票了事。今天算是 better late than never。时差终于倒过来。能够全神贯注地欣赏音乐会,这是本身就是幸福的事情。
上半场。巴赫一开始的阿拉曼德有点克制了,从第二乐章起自由了起来,但总体还算内敛。海顿的奏鸣曲有点出乎意料地长,节目单上说要 26 分钟,大概不弹反复要快些。今天算是对这个作品的重新发现,慢乐章美极了。处理上感觉踏板用得有点多,不似当年维也纳的气质。贝多芬比较不引人注目,没什么要说的。
下半场。弗朗克的前奏曲、众赞歌与赋格算是那种我不经常想听,但是却十分喜欢的作品。心中理想的版本是鲁宾斯坦 1970 年的录音,喜欢这个版本以至于今天一路脑子里会同步播放录音。佩拉西亚普莱亚用了较少的踏板,风格粗砺,不如鲁宾斯坦那么圆润周全。虽然他偶尔会让我觉得别出机杼,但今天听完的效果是让我想要在家里重听录音;何况错音还比较多。肖邦谐谑曲快速乐段(A–B–A 之 A)弹出了新鲜感,相比之下,慢乐章就没什么意思了,音色暗淡。
今天票房表现不错,山顶基本都卖出去了,索性坐到顶上最后一排;这么想来,佩拉西亚普莱亚的声音到算是清楚利索了。观众还算热情,于是加演了两首。夜曲的节奏有点平铺直叙了,好在音色漂亮了起来。第二首知道自己听过,但是没认出来。很快速,我觉得有点 Alkan 的风格,但熟悉程度而言感觉像是更主流的作曲家(李斯特?),只好等网站更新了1。
1. 经 HA 提示提前确定为舒曼的 Traumeswir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