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lanta / Bluebeard’s Castle

Valery Gergiev conducts Metropolitan Opera

Iolanta Bluebeard’s Castle
  • Iolanta: Anna Netrebko
  • Vaudemont: Piotr Beczala
  • Robert: Aleksei Markov
  • René: Ilya Bannik
  • Ibn-Hakia: Elchin Azizov
  • Judith: Nadja Michael
  • Bluebeard: Mikhail Petrenko

历经波折今天终于看到了这个 Double Bill,本季我最期待的几部歌剧之一(二)。

《伊奥兰塔》是柴可夫斯基中规中矩的作品,不是没有亮点,但跟《蓝胡子》放在一起只能遗憾地成为乏味的前菜。演唱上,Netrebko 自然是在整个卡斯的顶端,Markov 的唱段不多可是表现了极高的水准;Beczala 令人遗憾,总体气场不能和安娜匹配,而且还出现了技术瑕疵。

《蓝胡子城堡》虽然是写在《伊奥兰塔》之后不到 20 年,但艺术信息和音乐语言上完全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作品。故事上抽象得独树一帜,想不出和哪部剧相似。它抛出的问题是“两个人可以/应该相互了解到什么程度?”Judith 想要解锁蓝胡子的一切,但最后她自己也受不了了,成为了他过去的一部分。音乐上更精彩,它就是一部超大编制带人声的交响诗,一切都被有机地整合在了一起;木管部的写作尤其独特。演奏和演唱上,《蓝胡子》给两个角色,乐队与指挥提供了充分的炫技的机会。Michael 和 Petrenko 不但唱得无可挑剔,而且把抽象的剧情演得十分投入;乐队在 Gergiev 的手下成为一件巨大而灵巧的乐器,悲鸣的段落,仿佛具有灵魂一般。要是凑近一点能听得更有空间感就更好了。

两部戏共享了制作里的一些元素;但却不过度。《伊奥兰塔》开始时,3D 成像的鹿引发的观众们的惊叹,set 的北欧风格也惹人喜爱;《蓝胡子》的设定给了导演和场景设计更多的发挥空间,他们选择了引发观众想象力的简约抽象的表达而没有具体描绘城堡的七个门里有些什么(除了最后一个门)。蓝胡子的眼泪那个段落我以为处理得尤其精彩。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