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March 2017

Dream of the Red Mansion

汤沐海指挥香港管弦乐团
Tang Muhai conducts Hong Kong Philharmonic at Hong Kong Cultural Centre (Grand Theatre)

  • 黛玉:曹青(Pureum Jo)
  • 宝玉:石倚洁(Shi Yijie)
  • 王夫人:金佼那(Hyona Kim)
  • 宝钗:李慧妍(Amanda Li)
  • 贾母:张秋林(Zhang Qiulin)
  • 元妃:何佳陵(Karen Chia-ling Ho)
  • 和尚:Pichead Amornsomboon
  • 侍女:连浩忻(Carol Lin)
  • 合唱:Die Konzertisten
  • 盛宗亮(Bright Sheng)作曲
  • 盛宗亮、黄哲伦(David Henry Hwang)编剧
  • 赖声川(Stan Lai)导演
  • 叶锦添(Tim Yip)舞美

作为本届艺术节的压轴戏兼联合制作,兼取材于中国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本剧是不可不看的。颇费了几番周折才拿到票。

这是我第一次听盛宗亮的大型作品,中国元素让我想起《图兰朵》,宝黛的恋情让我想起《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表现戏剧冲突的场面则让我想起《神奇的满大人》;并没有让我直接和作曲家或者《红楼梦》建立联系的特色,也许我并不了解他的风格。作品没有大张旗鼓地使用中国元素(这么说吧,并没有比《图兰朵》更“中国”),应当以西方手法表现中国题材来看待。

既然剧本是以经典中的经典作为蓝本,不免要和曹雪芹的原作对比。感觉原作中宝玉、黛玉较歌剧剧本更为软弱。黛玉在第一幕终曲的咏叹调过火(布伦希尔德走错片场的即视感);她应该有更多的 pianissimo。而且,作为要用一生眼泪还给神瑛侍者的绛珠仙子,竟然一场哭戏都没有。语言上,曹公文采斐然,翻译成英语之后剩下不到一成,创作组自创的部分也是失色。原作对称的精巧结构倒是被保留了下来。总之就是,没有什么激起我共情的地方。

舞台效果倒是非常不错。演奏演唱也好。而且,也打卡了汤特文格勒。重要角色都是亚裔。曹青的黛玉扮相很好看,宝钗也“忠于原作”,宝玉就,这么说吧,比较不像欧阳奋强了。侍女连浩忻是上次被我中场放弃的 Carol Lin,她还不错;不过回想香港节日乐团给我的可怕回忆,当初跳过她仍然是对的。

Oslo Philharmonic

Vasily Petrenko conducts at Hong Kong Cultural Centre (Concert Hall)

  • TVEITT Excerpts from 100 Folk Tunes from Hardanger
  • ELGAR Cello Concerto in E minor, Op 85
  • CATALAN TRAD. El Cant dels Ocells (encore)
    · Truls Mørk, cello
  • SIBELIUS Symphony No 2 in D major, Op 43
  • TCHAIKOVSKY The Nutcracker, Op 71: Trépak (encore)

今天意外听到一场绝赞的音乐会。奥斯陆虽然是 Jansons 带过的团,但一月听伯明翰的无聊样,让我觉得过去的总监的遗泽总是有限,并没有太多期待,打卡而已。我甚至因为没有理想的座位没买昨天的那一场。

第一个是当代作品。整个系列计划有 100 首,可惜大量草稿被作曲家一场家中大火付之一炬,残存的片段听来十分宏伟;火灾的损失十分可惜。

余下的都是常规曲目。Mørk 的艾尔加如外科手术般精确(不过开场出了个不大不小的错音),也许少了一点悲剧感;依然是很有说服力的演奏。加演了一个陌生的作品,作品名是在油管上查到的。

西贝柳斯的交响曲由于具有作曲家母国优势特别带感。是淡色调的柏林爱乐的既视感,十分犀利,音色没有那么丰富。这个 Petrenko 的前途也十分令人期待。又:小哥指挥的动作十分娘。

Café Müller / The Rite of Spring

Tanztheater Wuppertal de Pina Bausch at Hong Kong Cultural Centre (Theatre)

Café Müller
  • Helena Pikon/Clémentine Deluy, Scott Jennings, Nazareth Panadero, Michael Strecker, Fernando Suels Mendoza, Azusa Seyama/Ophelia Young, dancers
  • Choreography by Pina Bausch
  • Music by Henry Purcell
  • Designs by Rolf Borzik
The Rite of Spring
  • Tanztheater Wuppertal
  • Choreography by Pina Bausch
  • Music by Igor Stravinsky
  • Designs Rolf Borzik

本场演出可以产生“其实香港也不错”的感觉的那种。

《春之祭》用了非常自由的舞步,编舞、设计和演出都很震撼,比尼金斯基的原版(这里指的是马林斯基的复刻本)亦不遑多让;《穆勒咖啡馆》虽然颇有一些让人难忘的情节,但总的来讲,观众,包括我,是比较懵的,这点从上下半场结束掌声的对比一听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