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rge Benjamin conducts at Alice Tully Hall
Mostly Mozart
- MESSIAEN Oiseaux exotiques (1955–56)
- LIGETI Piano Concerto (1985–88)
· Pierre-Laurent Aimard, piano - BENJAMIN Into the Little Hill (2006)
· Hila Plitmann, soprano (The Crowd, Narrator, The Stranger, The Minister’s Child)
· Susan Bickley, mezzo-soprano (The Crowd, Narrator, The Minister, The Minister’s Wife)
上半场的两个节目都挑战音域和音量的极限。大音量(说震耳欲聋不过分)和超高频产生痛苦的快感。需要一提的是,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Ensemble 的每个声部只有一名乐手,音量靠管乐和打击乐撑起。梅西安的《异邦鸟》在音乐上要更动听一些(依然是只能喜欢几个音乐的瞬间)。李盖蒂的钢琴协奏曲完全理解无力。T.B. 说李盖蒂是“奇怪精彩艰涩的循环”,他的最爱。我只好说也许听十次我能爱上这个作品,但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下半的音乐会版歌剧《去往山丘》在音乐上更容易理解一些。这是 Benjamin 和 Crimp 的第一次合作,表演中夹着叙述。故事是说一个城市饱受鼠患,民怨沸腾。有个没有眼睛鼻子耳朵的人(像谁?)向部长自告奋勇说他可以驱除鼠患,但是他要钱。他不相信部长的诺言,要部长以自己的孩子起誓。当他用音乐的魔法把老鼠驱往山丘以后,部长果然赖账。出于报复,他于是又用音乐的魔法把全城的小孩都引到山丘去了。如同卡斯列表显示的那样,整部歌剧只用了两名歌手,是一个即使放在歌剧院也和音乐会版没什么差别的剧。
《去往山丘》有明显的含义。在部长夫人和女儿的对话中,女儿问妈妈为什么要杀死老鼠。妈妈说只是要把它们锁起来,而要把它们锁起来的原因是它们偷东西。它们不是人。女儿立刻指出这些老鼠穿着衣服、拿着手提箱、抱着小孩……就是“硕鼠硕鼠、勿食我粟”的二十一世纪回响。——当然,音乐的力量也是另一层含义。
一转念觉得 Benjamin 的两部剧,虽然用的是非常古老的材料,都和我们当下的现实深刻关联。《去往山丘》讽刺无耻的政客,悲叹成人破坏儿童的纯真。Written on Skin 讲对女性的压迫。我不禁联想到几天前天津的爆炸(官僚机构的疏忽难道脱得了关系吗?),我们的长期以来的对小孩撒谎教育(以小学生作文撒谎为例),和某大大对于妇女稳定家庭生活的观点。Benjamin 是关于中国的,却因此同时又是不适合在中国上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