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is Nelsons conducts at Carnegie Hall
- SHOSTAKOVICH Passacaglia from Lady Macbeth of Mtsensk
- BEETHOVEN Violin Concerto (cadenza: Beethoven/Tatzlaff)
- BACH Sonata for Violin Solo no. 3 in C major, BWV1005: Allegro assai (encore)
·· Christian Tetzlaff, violin - SHOSTAKOVICH Symphony No. 10
Tetzlaff 的贝多芬不是人人都能喜欢的那种。入场的前几个小节感觉是从 ppp 到 fff 的意思,比较非主流。第一乐章华彩是由小提琴家从贝多芬为钢琴版写的华彩改编的,是一场小提琴与定音鼓的对话,中间还乱入了一段奇怪的东西。第二乐章的弱奏感觉是全部往 ppp 去了,虽然每个音符都听得清楚,但这种处理感觉有点过。第二乐章之后加了几个小节的华彩。第三个乐章甚至在进行中也有夹带私货。比起半年前 Znaider 正大光明的演绎,今天是不够的。积极的方面在于,小提琴家的技术是过硬的,音准无误,不过双音可以再坚实一些。在谢幕了四五次(纽约的观众就是这么热情;HA 认为乐队应该痛揍小提琴),灯光都全部亮起之后,Tetzlaff 决定回来加演巴赫的第三奏鸣曲末乐章。依然是滑腻的风格。
这次总算是听到了肖斯塔科维奇第五和第八以外的交响曲,我之前现场把它们各自听了四次和两次。第十号感觉更慢一些,也没有太多的嘲讽意味,炸裂的时候也不多。演奏靠谱。AN 对乐队有周到的控制,作品绵长的木管段落尤其有说服力。AN 指挥的一个弱点在于,他的肢体动作太夸张了,你于是会期待乐队搞出大的动静,而这个种期望会常常落空,非常不爽。似乎除了不看他没有太好的解决方案……